八年矢志不渝的高速坚守---李勋事迹侧记
李勋,男,32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从警8年来,无论作为一个基层民警还是担任中队负责人。他都能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用青春和汗水树立了商丘交警良好形象。曾获得“全省高速公路‘三超一疲劳’综合整治先进个人”等称号,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勤于学习,做高速交警队伍的“活字典”
李勋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就是公安专业,算得上“科班”出身。但是他没有放松任何时间的学习而孜孜不倦的术业专攻。作为80后青年民警,李勋常常苦练内功,一直注意把提高自身素质与干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潜心钻研交管业务知识。“别看他年纪轻轻,肯钻、爱拼,法律法规脱口而出。”大队长汪华山赞不绝口。为学习相关业务,他先后收集、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写下了近10万字笔记。李勋始终奉行“好班长才能带出好兵”的理念,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时刻把中队民警的冷暖、安危、上进放在心上,全中队民警始终拧成一股绳,上下同心,目标同向,每月工作综合排名均居全队前列。因其刻苦勤奋,李勋被其同事称为“活字典”;因其平日规范标准,李勋被誉为“执法标兵”;因其聪颖智慧,李勋逐步脱颖而出,成为高速交警队伍一个业务骨干。从警8年来,李勋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不下5万起,却保持着“零投诉”纪录,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失误受到群众投诉。2015年9月的一天,他和中队民警在执勤时检查发现刘某无证驾驶,车辆脱审。这时刘某避开执法记录仪的范围将500元钱塞进他的兜里,他坚决的把钱退还给了刘某,并进行严厉的教育。刘某被凛然正气所折服,老老实实接受了处罚。用李勋的话说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真正的目的能够让交通参与者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真正的实现路畅人安。
敢于担当,做务实干事的“拼命郎”
作为一名基层中队长,李勋样样工作都冲在前、干在先,他从不叫苦叫累,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矢志不移,永不松懈。
10月5日傍晚,李勋带领民警在连霍高速公路夏邑县收费站例行检查,一辆从白色福特“全顺”小型客车在驶进收费站时,放着正常行驶路线不走,这一可疑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遂将该车拦下。打开车门检查时,发现车内坐了满满的一车乘客。经民警逐一核实,核载8人的面包车竟载了17名乘客,属于严重超员的交通违法行为。当告知驾驶员处罚措施时,驾驶员百般阻挠,拒不承认。他对驾驶员通过交通法规,以及家人的安全角度出发耐心教育。最后驾驶员谷某欣然接受处罚,并安全把一车人员送下高速公路。他正是以这种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良好品质,树立了人民交警的形象。
2014年5月在“亚信峰会”安保期间,李勋从没有休息一天,别人值班结束回去休息时,他还要到收费站、服务区,协调兄弟单位食宿等问题。凌晨2时许,李勋突然听到同事喊:“不要跑。”只见一个人瞬间翻下高速逃跑。李勋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追了大约1千多米,终于把永城市一名假警察追的筋疲力尽,乖乖就擒。
情系百姓,做群众心中的“好警察”
在执勤执法工作中,李勋总是心系百姓,面对每一位受困群众,总是豪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随时随地向群众传递“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别样温暖。
2015年2月19日早上,李勋带领协警田磊驾驶警车巡逻到连霍高速公路338KM处西半幅时,发现一个年逾70岁的老太太坐在超车道上靠近中央隔离带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即将老人搀扶到警车上,带到中队驻地,给老人倒上热水喝,买来了早餐。发现老人患有痴呆失忆症状,记不清家在哪里,也为记住儿女电话。老人含糊提到了她叫“张贵英”,家在卢庙镇,但说不清具体地址。随后,李勋多方打听,老人是夏邑县孔庙乡杜寨村人。见到已走丢三天的母亲,老人女儿激动地抱着老人大哭着说。此事,在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虽然李勋心中总有对家人的许多的不舍、愧疚和牵挂,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把心中的天平向交通管理事业倾斜。他说:“选择了这份事业,也就选择了奋斗、坚守和奉献。”李勋以实际行动在实现着自身的人生价值,践行着入警时的铿锵誓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