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让、各行其道是现代有序文明交通的重要体现,是构筑现代和谐交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由于客观道路原因和驾驶员主观意识,车辆长期占用快车道的现象比比皆是。交通参与者法规意识不强,对车辆长期占用快车道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致使行车随心所欲,不按规定让行,长期占用快车道已成为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力度
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高速公路车道和行车要求作了明文规定,但社会面的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宣传内容不够具体,不少的交通参与者不知高速公路行车规定,以致行车随心所欲。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者应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法制的轨道,增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打开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局面,必须寻求政府的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让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从要驾驶人遵章守法变为驾驶人自己要遵章守法,这无疑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构建交通安全社会化宣传新格局,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文明礼让意识。宣教部门要坚持从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入手,不断拓宽教育的范畴,丰富教育的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烘托宣传的氛围。
二、加强对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文明、有序、畅通、安全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主要取决于广大驾驶人员的法规意识与职业道德,所以加强对广大驾驶员的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是抓好管理的源头之关键所在。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应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制订合理的教育制度,使对驾驶员的教育形成经常化、制度化、普遍化。在教育中要与实际相结合,不同的群体适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育,以求最佳的效果。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些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驾驶人的不文明、不礼让、不讲道德,这样的案例在交通管理中经常出现,驾驶人的道德观念与交通安全息息相关,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驾驶人思想观念必然会产生错误的倾向,再完善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得到推行。因此,规范行车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绝不可忽视对驾驶人的道德教育,必须把职业道德同法律教育置于同等地位,对不讲职业道德教育的违法驾驶人应取消其驾驶资格,促使其树立道德观念。
三、加大查处力度,增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对长期占用快车道违法行为的认定依靠常规的管理手段难度较大,必须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管理效能上求发展。一是建立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扩展科技的覆盖面,发挥科技强警效应;二是配备高效能交通违法取证设备,借助数码相机、摄象机等科技手段,对长期占用快车道违法行为准确并迅速取证;三是开展高速公路长期占用快车道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借助法律的威严震慑广大驾驶员文明行车,各行其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